“享受教育”的理性建构与探路 |
|||||||||||||||||||||||||||||||||||||||||||||||||||||||||||||||||||||||||||||||||||||||||
时间:2011/3/1 15:26:02 阅读次数:4830次 |
|||||||||||||||||||||||||||||||||||||||||||||||||||||||||||||||||||||||||||||||||||||||||
2000多年前,在孔子及其弟子那里,产生过令人神往的教育享受。师徒相从,游学郊外,触景生情,一问一答,多么惬意。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切磋交流,以至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师生间不仅学之、好之,而是到了“乐之”的境界。人类进步到今天,享受工作的境界怎么会如此厉害地衰减—许多教师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但从未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享受,充其量是在尽心尽责地凭良心工作。享受,教育的最高境界,理应成为师生的共同感受,只有学生享受教育、教师享受工作,才能让课堂唤发生命活力,让教育走向人性的需要。 一、“享受教育”溯源 1、中国儒学的“乐感文化”。《论语》“学而第一”写道:“学习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为论语首章,便突出“悦”、“乐”二字,以此可见孔子对人性的关注。李泽厚先生认为: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对今世的设定,而不谈论、不构想超过此世间的天堂地狱或高深的思想哲学,重点解读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强调道德上的准宗教体验,透射出“实用理性”的光芒。“乐感文化”、“实用理性”及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1) 作为儒学根本,首篇提出“悦”、“乐”,就是此世间的快乐,它不离人世、依附情感而又超越它们。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不断实践,当有益于人、有益于世、有益于己,于是心中愉悦,感受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典籍在注解“朋”时,说“同门为朋”,即“朋”是同学。在古希腊,“朋友”也是 关于哲学、智慧的讨论者,同学相会,研讨学问、切磋修养可以悦心悦神。其实,何必拘泥于此,朋友相聚,饮酒聊天,共壮豪情,不也愉快吗?特别是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古代,有朋自远方来,当然更加快乐。这“乐”完全是世间性的,也是精神性的,是“你与我”的快乐。 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情真意切,让人读之或手舞足蹈,或声泪俱下,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激荡人的情感之海。人类的一些基本情感本是生物性的,但把情感保存、延续和提升到如此高级水平,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却正是文化的功绩。许多华章如同孔子的这句话一样,都在塑造人的情感心理。文化使感情人化。友谊、友情的快乐正是通过文化的积累又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直接塑造,而在人的心理中培养成长。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孔颜乐处”。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而是不以贫困累其心而改其乐。马王堆帛书《五行篇》有:“君子无心中之忧则无心中之智,无心中之智则无心中之悦。无悦则不安,无安则不乐,不乐则不德。”“乐”在这里虽不脱离感性,不脱离心理,但这种快乐已经达到超道德的稳定“境界”。这里的“忧”,当然也并非一般的忧愁。《韩诗外传》说:君子有三忧—弗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宋儒范仲淹说:“在山林则忧其君,居居庙堂则忧其民,进亦忧,退亦忧。”可见,忧、烦、畏产生于对人生的执着,从“忧”而思而学,也才有“智”有“悦”,从而达到“乐”的境界。从“知之”(认识)、好之(道德)、最后到“乐之”(审美)。 2、文本主义教育观。“人本”顾名思义,即以为人中心,以人为根本。人本思想源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它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近现代许多企业引入这种思想,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并逐步演变为一种管理模式。教育的主体是人,更应以人为本,以人的志趣情感、精神感受、思想体验入手切入管理内核,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其潜在效能。 人主主义使教育直接指向主体个性生命的生成,把人类文化中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从而提高“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萨特的“自我创造”观、海德格尔的“自我设计”、雅斯贝尔斯的“自我超越”等观点,一起规定了教育目的的自我生成性质。存在主义的教育观认为:“教育的出发点、着眼点、归结点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由此看来,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让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教育作“自我选择”和“自我淘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递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不断丰满人性,促进人实现最佳发展。(2) 人本主义教育的教师观认为,教师不必握有所谓“正确答案”,他不过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如同罗杰斯描述的那样:是在孩子交往中使人觉得是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感情的,从而能起“移情”作用的人。教师善于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学习情感,提出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学中,努力形成一种具有真实、接受和理解特征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反省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活动,说明自己的感想、价值观及各种情绪体验。 美国赫根汉在《人格心理学导论》中说到:教学过程主要是人的个性交往、情感交流、即时创造等超理性、艺术审美及社会化的过程。教学追求的主要结果是价值实现、学生兴趣的满足、感情的宣泄等。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每个儿童才能自由地、最充分地发展他的潜力,愉快、热情地汲取知识和形成人格,达到完满人性的实现。 二、“享受教育”的提出 1、对教育本质的追寻。当今的教育,把学生当作“物”,而不是有自由意识、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独特判断需要与能力的活生生的人,有着把人“物化”、把教育活动程序化和模式化的嫌疑。本该生动、鲜活、充满生机和意蕴丰美的校园生活,特别是课堂生活变得枯燥、烦琐、贫乏和沉闷。一个从小就不会使用自己的心去体验、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人,我们的确很难指望他去开拓、去创新。“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所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3)说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是指教育是投射着、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诸如什么是美好人生、什么是幸福生活、什么生命境界值得追求等等。价值引导要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轨迹透彻的感悟上、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的关注与赏识上,才能真正引导孩子的人生走向光明与真实的境界。而所谓“自主建构”是指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任何学习活动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孩子们主动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知觉外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的意义。基于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教育,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显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角度的活动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假如我们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那必是教育使我们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假如我们过着合群的生活,那是教育使我早年认识这一需要,是在我们心田种植了种子;假如我们很安详地生活着,那是教育使我们认识到精神上的和谐是人生最重要的。……”这是一位睿哲对真正教育所具有的力量的最好表达。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肖川博士在《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己、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某一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哀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即然学校是心灵接触最微妙的地方,那么,创设、营造真正的教育情境就是良好教育的应有之义。生活于教育情境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崇高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在这里所感受到的一切能够把人带回到自我生成的、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生活中,能够唤醒人们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缅怀,憧憬和向往未来幸福生活。在这里,经宁静的沉思、执著的追问、潜心的创造、从容的表达,获得一种触及心灵的影响,使认知、交往、审美真正地培育人的精神,生成洞幽察微的睿智和深刻。 对教育本质的反思,发动我们不断追求适合孩子心灵的教育。这种教育应该让孩子充满温馨的回忆,在愉悦的感情交流和情绪体验中掌握知识、净化心灵、发展能力。于是,我们产生一种冲动,试图建构一种幸福化教育模式,以实现自己的教育追求。 2、剑南路小学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剑南路小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之路,到九八年止,可概括为三个阶段:(1)“加强基础,发展智力”阶段(93年前);(2)“EQ教育”实施研究阶段(93—95),这一阶段强调乐教乐学,注重教学情意目标的达成;(3)“活动课建设”起步阶段(95—98),重点通过艺术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由于缺乏对基础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深层次感知,其改革的整体功能不强,缺乏厚重感。九八年,学校开展“未来人的素质有哪些?”“教育价值观的思考”大讨论活动,要求全体老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分析思考一个问题——小学教育应为学生今后征战生活、参与社会竞争的“行囊”装些什么? 讨论使我们明理、思考使我们聪慧。学校由此进入第二轮大发展期,分三步走:第一步,学校整体改革(98—2000)。九八年底,学校抓住“课程改革”这个“牛鼻子”,对课程模式、教师培训、教育评价、管理机制进行深层次的改造,以此牵一发而动全身。实验伊始,学校跳出教科书这个课程“局域网”,以开放性、联系性为课程建构观,以“统筹安排、全面育人、科学实用”为原则,采取“思考—实验—总结;再思考—再实验—再总结”的办法,历时三年,成功构建出“3+2”课程模式,形成学科课程打基础,活动课程求发展,隐性课程重熏陶,家庭课程和社区课程为补充的课程格局。课程改革的成功实践,导致学校方方面面的协调进步,为学校发展注入强大发展后劲;第二步,“主体和谐发展”教改实验。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学校提出“全面育人,全程负责”的办学理念,力图依托优良的课程结构,推行主体和谐发展的教育策略,让每位孩子习惯好——受人喜欢,基础实—后天需要,能力强—展现价值,兴趣广—丰富自我;第三步,实践“快乐学习”理念。随着改革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我们对教育的感悟愈加“人性”。教育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是孩子幸福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也应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服务。人对生命的追求在于它充满快乐与诱惑。学习理应是快乐的。快乐是学习的一种结果,是孩子们内心对学习的愉悦体验,是人性的渴望与追求。快乐也是学习的“驱动力”,让孩子对学习充满激情与感动,让课堂更加意气风发。 在“快乐学习”理念的导引下,我们睁大着眼睛、寻觅着一种“享受化”的学习方式,一种让师生共同陶醉教学的情境。“享受教育”便应运而生。 三、“享受教育”模式建构 1、“享受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人作为一个生命体,从出生到死亡,经历朦胧、顽童、学习、工作、休养等环节,构成人生篇章。人生这部书由自我书写,其中的每一精彩章节都是这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连串生动的故事在这里演泽、深化、发展。人都有追求幸福与快乐的本性,生命存在的每一刻,都会执著地追求生命的精彩,怒放人性的光芒。人生之本在于“乐”,孩童的玩耍、少儿的学习、成人后的工作以及后来的颐养天年,都在以不同的表式表现着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自我陶醉,让自己“好之”、“乐之”。教育属于孩子幸福人生。在这里,理应让孩子追求“享受”的境界。师生关怀问辩,亲密无间,循循善诱,相互熏陶,教学相长,使师生沉浸于一种丰富、和谐、光明、温暖、纯洁、博大的氛围中。在这里,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在晶莹明澈、静谧安祥的情境中,开启幽闭的思维,放飞囚禁的情愫,提升人格魅力。教育成为孩子人生幸福的回忆,时刻唤醒“享受”的感念;教育服务于孩子幸福人生。这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孩子人生的很多段落与篇章都是他们将来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书写的,这里有高山、河流,有惊险、恶浪,孩子能否从中走出一条金光大道,需要教育提供帮助。“教育要从人的认知能力、道德面貌和精神力量三个不同维度进行”(4),让孩子以足够的自信设计自己的明天,实现对自己、对现状的超越与完善,充分享受教育对人生提供的支撑与关爱。 2、“享受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中国孔子的“寓教于乐”和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近代俞子夷先生的“教育方法既要把科学做基础,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现代的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的教学的美学方法、创造方法,都说明教学是艺术,具有美的因素,体现着美的规律。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美与审美因其独特的作用而被关注。因此,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需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教学的整体审美化。 审美优学。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美(科学美、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和运用教学艺术形式的外在美(思维、语言、节奏),将教学因素诸要素(如环境、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的审美活动,实现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获得身心愉悦,达成教育享受。 以美育人。柏拉图说:“应该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吸呼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这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通过营造美的育人环境、挖掘美的教育资源、形成美的沟通渠道、运用艺术化教育方式,产生美的成果结晶,积“乘”成功心理体验,教育便得到美的支持,使孩子对教育不仅知之,而且好之、乐之,最终达到以美储德、以美遇智、以美健心的实效。 3、“享受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享受”既是一种价值感觉,又是一种精神或物质层面上一种心理体验,这本身就是一种过程。“享受教育”建立的师生关系是“我与我”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可以自己主动地参与教育,套用存在主义大师卡缪的话来说,就是:“请不要站在我的面前,我不会很随你;也不要站在我后面,不愿领导你;请站在我旁边,让我们做朋友。”师生之间以诚相待,去掉一切假面具或自己用的保护性面纱,彼此敞开心扉,让情感在课堂欢快地流淌,达成师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实现教育参与者的“谐动”。教师对学生的自身价值的完整性予以充分尊重,对学生充满信任和认可,承认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有存在的权利和理由,积极与孩子一起去分享与体验他们的感悟与快乐。“享受教育”的流程以“审美”及“心灵感悟”为核心,追求教育过程的“审美化”。流程特征为:“教育情境审美化——教育内容审美化——教育方法及内容呈现方式审美化——评价审美化”。 4、“享受教育”是一种教育目标。享受,作为教育的一种境界,理应成为教育目标之一。“享受”感觉的获得是建立在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和愉悦、快乐的内心感受之上,这种判断和感受是孩子对教育全过程的主动参与、情感宣泄与交流、个体意识的淋漓发挥、自我需要的充分满足的综合表现。“享受”体验的建立将促进孩子心理健全、人格升华,并以生动的方式优化孩子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实现“和谐发展”。 四、“享受教育”探路 (一)改良校园文化。 “享受教育”的根本依托在于格园文化的改良,建设具有与之协调的新理念、新制度、新精神是实施“享受教育”的根本保证。 1、丰富教育理念。“享受教育”以文本关怀为基础,强调对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尊重,赋予教育魅力,体现教育“乐感”,追求“享受”价值。我们依据这一注解,丰富和完备理念体系。主要包括: ①办学价值观:为孩子幸福人生而教育——教育属于幸福人生;教育支撑幸福人生。 ②教育理念: △学习属于生活。反思当今教育,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未来比现在重要,人们在教育中,经常注意的总是孩子将来的生活,而现在的生活从未被严肃地考虑过。这种人为地将教育与生活、现在与未来割裂开来,必将缺乏教育的激发和鼓励力量,缺乏对儿童应有的尊重。“享受教育”的办学思想要求教育相融生活并适应于生活,强调现在与未来共同属于儿童人生,教育要在儿童生活中自然展开,让每位孩子自由地吸收教育的营养,而生长其生活能力、弘扬其生命活力,并创造美的生活。 △以美育人(快乐学习)。审美不仅是人性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功效的工具,甚至可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追求美。 △和谐发展。我们认为,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杂烩的结果,而且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和谐是发展之美,是孩子各项素质协调融汇、相互生成、共同弹奏和弦的展现,是经历全面发展、整体发展、个性发展之后的一种境界,表现为三个统一(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的统一、知识积累与习惯养成的统一)和二个整合(个人、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③培养目标:习惯好——让人喜欢;基础实——服务明天;能力强——展现价值;兴趣广——丰富自我。 2、创新管理制度。 我们以“立足规范、张扬个性”为管理理念,让校园成为师生快乐人生的驿站。在这里,我们尽大可能地向校园的拥有者们提供快乐人生所需要的空气、阳光和适宜成长的土壤,搭建放飞自我的平台,让有缘者与学校积极互动,彼此实现最佳发展并对共同经历充满幸福回忆。 确立“让我对自己满意”的制度建设理念。设立“自省镜”,鼓励教师写反思日记或随笔,收集思想火花、追寻教育灵感、感觉工作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感悟人生价值,实现自我完善。再者,我们按“岗位——任务——效果”为制度构建线索,建立“职责和工作规范——执行细则、质量标准、工作要求——检查评价方案、激励机制”的制度体系,让每位教师以工作规范为准绳、质量标准为目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努力追求“管理为了不管”的境界。我们在建立与实施制度时,强调教师应“行为上规范、工作上张扬”,即不约束教师工作的手脚,充分拓展创造性工作的空间,让教师教育自主,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勇于突破常规、敢为人先。 3、塑造校园精神。 (二)构建“享受化环境” 在让每位孩子“享受教育”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地引导每位教师“享受工作”,体验育人之乐和教育工作的幸福感。这种理念的贯彻有赖于与之适应的心理环境与人际环境的支撑。为此,我们以“和谐、民主、向上”为主旨,全力构建心理文化系统,力求在人际道德关系上体现“自尊、尊人”;在人际心理关系上体现“和谐、真诚”;在人际行为关系上体现“合作、竞争”。 环境和谐化。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有效增强师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平稳的情绪,对学习与工作持乐观态度,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性格。创设和谐、友爱、平等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具体表现在: 三爱:①热爱。我校明确要求教师对学校和每位孩子应有爱的情感、爱的能力和爱的行为。学校在教师工作评价和评优选模时,向学生发出调查问卷,将学生对教师爱心的感受作为重要依据,彻底革除教师在孩子面前所表现出的“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以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挚之爱去感染学生。如:上课面对学生的问候,教师应真诚地鞠躬,并说“请坐”;学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学生犯了错,仿照魏书生的做法——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心理报告书;气温骤降,教师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②敬爱。当我们的教师把爱心自然地献给学生的同时,学生把他们充满童真的全部爱心与敬意献给教师,他们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帮助与教育,体贴教师的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下课后,总有学生主动地给老师递上一杯开水;老师生病了,学生亲切问候的童声在耳畔连绵不断;学生的作业总是那么工整,让老师在批改时赏心悦目……③友爱。我校实施“爱心工程”,要求学生“护环境、孝父母、爱他人”,校园内各成员之间应力所能及的去关心别人,按“不妨碍别人——以礼待人——乐于助人——助人为乐”的层次逐渐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广泛开展帮扶、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评选“温暖班级”,让教师和学生充分感受集体生活之乐。 三乐:我们强调课堂是师生情感融合的介体,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学应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在融洽的合作中实现情感交流,使双方都感受到愉悦,体现教学和谐之乐、教师善教之乐、学生学习之乐。 教育与管理民主化。实现教育民主化和学校管理民主化,形成尊重、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师生主体有效参与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创造之芽萌发的温床,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的精神。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其一,让教育民主走进课堂。①尊重孩子的本能。在孩子的活动不至于影响自身健康和他人权利的情况下,我们要求教师尊重孩子自发的游戏,尊重孩子们近乎荒唐的梦想,尊重孩子反映自己发展特点的创作主题和创作方式,尊重孩子反映自己本性的生活要求;②尊重孩子的观点。我们彻底否定传统偏执的师生观,改变那种老师讲的永远是真理,学生必须绝对听从的做法。在教学中,教师做到常用鼓励性、启发性、征求性语言,少用或不用指令式、批评式、裁判式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陈述自己的见解。即使孩子学习中暂时的“不需要思维结果”及异想天开的新奇想法,也不得判入另册或进行压制、否定,要求孩子将他们存入信息簿(或思维库),待后天予以验证或运用;③尊重孩子的选择。过去家长和教师往往包办孩子的一切,使孩子丧失人格的独立性,从小养成“等、靠、要”的思想。一方面,引导孩子自主确定是非标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成为我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题。孩子出现错误,校园内有不良现象,教师不忙于判决和处理,而是首先组织孩子进行辩论,在头脑中自主建立正确的是非标准,并能对校园内外的各种行为与现象进行甄别和判断;二方面,该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如实践活动、自主活动等),教师只是孩子的参谋与配角,方案设计和具体运作一切由孩子自己决定,将活动变为孩子自己的活动;其二,实施民主化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教师的学校主人意识。通过完善并执行民主决策制度和教代会制度,建立“群言堂”,广开言路,把管理意图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依靠教职工办学;二是强化教师教育主体意识,充分让教师行使教育自主权,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设置学术论坛和教师沙龙,形成百家争鸣、庇弊共论的学术氛围,让每位教师形成教育风格,走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之路。 营造“追求卓越”的氛围。为了推动形成“追求卓越”的校园主流思潮,我校用先进的心理文化占领校园阵地,引领学校成员不断上进,对教师的管理和引导不是仅仅停留在强化师德教育,宣扬奉献精神的层面上,而是高扬成就意识,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成才,确立人生价值的最佳实现途径。开展评模范教师、学者型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活动,用优秀教师风范去影响与带动其它教师,确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育能手——学者型教师”的塔型提高系列,要求每位教师定发展目标,定培养措施,定成长时间表,不断壮大优秀教师队伍;在学生中选拨“领头雁”、开展评“校园之星”、日常行为示范生、学习标兵以及小发明家、小书法家,小歌唱家等活动,以其为中心形成若干“雁群”,用优秀学生的风范去影响学生,形成一呼百应的声势。 精心美化,体现环境的愉悦性。我校立足实际,力求校园环境实现净化、美化、绿化。净化是校园美化的基础。我们发动师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管理,成立“环保小组”,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使校园处处整洁美观;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布置景点,设置花圃,栽培树木,校园内基本做到了“春有花、夏有阴、秋有香、冬有绿”,造成轻松、优雅、舒适的学校氛围;筹办艺术专栏,建造艺术墙,在教学楼走道墙壁上悬挂学生自制的艺术品,营造充满童趣的绚丽艺术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构建“享受化课堂”。 1、教学审美化。二00二年,我校正式承担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重点课题“教学审美化的理论与实践”一级子课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审美化操作研究。”在研究与实验中,我们结合新课程理念,深入挖掘和科学揭示教学内容本身所蕴涵的美,并使学生感受、体验到教学内容的美,采用审美化教学手段、艺术化教学方式,科学设计和组织具有审美特征的教学过程,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学生在“美”和“艺术”的形式中有效地接受教的影响,使教学达到“立美于教”和“施教于美”的和谐统一,借助“审美”这一方式完成各科教学任务,使学生有效、愉悦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学科能力的培养。 教学的审美因素主要表现在:①教学内容美。包括各学科教学内容所蕴涵的美的观念、思想和行为等要素。教学内容的美往往表现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各种形态,如人物的人格美、自然景物美、科学规律美等;②教学内在逻辑类。即教学过程所展示的美。包括教学结构、程序及教学思维过程所展示的美。教学逻辑美是教学科学性与审美性的内在统一,是学科教学内容内在逻辑清晰化和整个教学实施过程逻辑的清晰,而这种逻辑清晰的基础就是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师教学思维的科学性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认知、理解、以至欣赏、体验、表现和创造的意志与能力;③教学媒体设计与呈现的美。包括教学文本表现的静态美,教学手段运用所表现的动态美;④教学行为表现的美。包括教师的语言、仪表、行为的美;⑤课堂氛围的美。如师生间彼此心领神会、情感陶醉、相互欣赏等。(5) 审美化教学的特征为: ①教学审美的情感激励性。
②教学审美的认知形象性:
③教学审美的自由创造性。
2、建立“教学生态”。 在自然界这个生态里,动物、植物、山水、河流、阳光、雨露、风云等以自然法则活动着,和谐相生,彼此制约,不断实现着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与转化。这种动态平衡导致大自然生机勃勃、景象万千。中国古代有五行之说,金、木、水、火、土既能相生,又能相克,人们总是趋利避害,尽力改变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形成相互生成、相互促进的局面,以图昌盛。在教学系统里,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也能构成“生态”,将这些因素组织好,协调好,使之结构化、系统化,也能相互生成、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如,我校构建的语文教学生态系统为: “数学生态”的建立,让教师抛弃教学的“战争思维模式”(为了分数与名次不惜一切代价),转向“生态思维”,从“构建”与“建设”着手,精心组织教育活动,促进每位孩子“和谐发展”。 (四)构建“3+2”课程模式。 上世纪末期,我校以“着眼孩子终身发展”为价值取向,全面启动“小学课程整体优化实验研究”,历时三年,成功构建“3+2”课程模式,形成学科课程打基础、活动课程求发展、隐性课程重熏陶、家庭课程和社区课程为补充的课程格局。其结构如下: “3+2”课程结构:
五、深化研究思考 1、“教师享受工作”境界的达成途径及培养机制。 2、“享受教育”目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 3、文化、课程及管理机制的整合。 “享受教育”即是我们价值的追求,也是我们的心理需求。前面的路还很长,我们须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 (2)毛亚厌:《试论文本主义的教育图景》 (3)肖 川:《我们究竞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4)叶 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思想的构建》 (5)郭 成、张景光:《教学审美化原理与实践》 |
|||||||||||||||||||||||||||||||||||||||||||||||||||||||||||||||||||||||||||||||||||||||||
编辑:李志刚 审核:李志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