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教育的乐趣 |
时间:2011/3/1 15:31:06 阅读次数:5544次 |
读完教师们的论著,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看了一下时间,此时已是2004年6月6日晚10时。伫立窗前,凝望夜空中繁星闪烁,清风徐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一个个生动故事、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场景、一例例至诚至爱的事例、一篇篇充满睿智的美文在我头脑中翩翩起舞,交织成一幅恢宏的剑南路小学课改组歌。我不由得产生一种冲动——应该写点什么! 一 2000多年前,在孔子及其弟子哪里,产生过令人神往的教育享受:师徒相从,游学郊外,触景生情,一问一答,多么惬意。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师生之间不仅是“学之”、“好之”,而是到了“乐之”的境界。 人类进步到今天,享受工作的境界怎么会如此厉害地衰减。许多教师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但从未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享受,充其量是在尽心尽责地凭良心工作。 享受——教育的最高境界,理应成为师生的共同感受。仅有学生享受教育是不完美的,因为没有享受体验的教师也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爱生乐教,难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孔子师徒间意气风发的学习境界让现代人羡慕不已,探究其根本,在于教与学的和谐相生。孔子虽被后世尊为“圣人”,建庙塑像,高高在上,供人跪拜,但他在生时与弟子们的交流则是平等的,所谓“教学相长”,思想根基就是“民主、平等”。由此可见,学孔子乐之于教育,面对学生就要有民主意识、博爱之情、与学生平等对话之行。 在教育历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课堂是师生情感交融的介质,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在融洽的合作中实现情感交流,体现教学和谐之乐、教师善教之乐、学生学习之乐。教师在孩子面前,不要一副“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应以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挚之爱去感染学生。如:上课面对学生的问候,教师应真诚地鞠躬,并说“请坐”;学生的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眯眯地送上一张生日贺卡;学生犯了错,仿照魏书生的作法——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心理报告书;气温骤降,教师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当我们的老师把爱心自然地奉献给学生时,孩子们也把他们充满童贞的全部爱心与敬意奉献给老师,他们自觉接受老师的帮助与教育,体贴老师的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下课后,总有学生主动地给老师递上一杯开水;老师病了,学生亲切问候的童音在耳畔连绵不断;学生的作业总是那么工整,让教师在批改时赏心悦目……已不知过去多少年,戈欣老师那堂《故乡的杨梅》的上课情境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浮现:孩子们根据喜好,在小组内交流对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体验。孩子们相互吸纳、补充着,相互赞赏、质疑着。这时,一位学生发言道:老师,我多么想听听你对我的理解与感受进行评价,但你的声音沙哑了,我还是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吧!听到这位孩子娇嫩柔和的童音,我的心颤了一下,热泪顿时充盈眼眶。多懂事的孩子啊,我为戈欣老师感到幸福。从这种充满关爱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洋溢着个性、弹奏着和谐、贯穿着积极向上的情感的学习。置身其中,孩子享受着学习,教师享受着工作,是多么让人心旷神怡。 二 一天午后,天气格外闷热。从窗户往外看,太阳光白得刺眼,蝉躲在梧桐树浓密的树叶里“吱——吱——”地长鸣着。我在床上不停地翻着身,尽力关闭头脑中一切杂念,试图午眠。就在我似睡非睡之际,忽然,楼下传来一阵“哐啷——哐啷——”似破铁桶滚动的声音。我也不理会,继续着午眠的努力。这让人心烦的声音似乎没有停止的意思,我不得不走到窗前,想看看究竟是谁人所为。楼下,一位七岁的小男孩,满脸汗涔涔的,正乐颠颠地将一只废弃油桶在水泥道上滚来滚去。楼里住着的人们有的实在憋不住了,纷纷走出来对孩子软硬兼施,结果都不奏效,孩子还是自顾自地兴致很高地玩着。这时,只见一位老人慢慢走到孩子面前,和蔼地说:“小朋友,你真不错,我给你1元钱,再把铁桶给我滚一次,行吗?”孩子一听,非常高兴,接过钱,很卖力地将铁桶滚了一次。老人显得很高兴:“滚得真好,爷爷再给你五角钱,你再表演一次行吗?”孩子有些迟疑,脸上没有了高兴的表情,不情愿似的接过钱,很勉强将铁桶滚了一次。老人还没有放弃,又说:“真乖,爷爷再给你一角钱,你能帮爷爷滚一次吗?”孩子一听,生气了。“怎么钱越来越少,我不干了!”说完,就径直走了。 这件事引发我很多思考—— 老人非常娴熟地将孩子的自我需要转化为外力驱动,在外部条件逐渐弱化的情况下,孩子兴趣丧失,主动终止对他人有碍的行为,可谓匠心独运。反观这件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育要从满足孩子的正确需要入手。需要是人行为的基本动力和源泉,教育应该把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和行为,从唤醒和满足孩子正确的需要入手。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接受什么,拒绝什么总是同个人的某种需要联系在一起。符合个体需要的,他们就会接受和追求;与个体需要相悖的,就会拒绝和反对;与个体需要关系不大的,他们就以冷淡、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之。因此,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教师所选择的事例,安排的活动都必须是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是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关联、并能引起他们注意与重视的。唯有如此,教育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自觉的需求。 一些老师常抱怨现在孩子不好教,工作压力大。我看,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脱离孩子的需要,很少从儿童的经验与生活出发,从而陷入“教师辛苦、学生疲劳”的困苦境地。北京教育界流传着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一位母亲带着小孩去商场买玩具,看着货价上各式各样的玩具,母亲本以为孩子会兴高采烈,却不料孩子闹着要回家。母亲很纳闷。当她蹲下来哄孩子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挤来挤去的人群中,孩子什么玩具也看不见,看到的只是无数条人腿。由于孩子和成人的视角不同,常常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当然也常常看不到我们看到的东西。就像这个故事,在商场里,成人看到的是玩具,孩子看到的却是人腿。尽管大人是为了孩子才来商场,在大人眼里全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但孩子被人群拥挤着,被无数条人腿遮掩着,烦躁不安,焉有什么乐趣可言?可见,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要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是何等的重要。 我说,教师既要有学者的睿智,又要有孩子的思维。这句话似乎矛盾,但只要认真揣摩,就会明白教育的真谛所在。 三 在工厂里,我们常见到生产流水线。用一定的技术标准确定产品的规格,并统一流水线各个环节的运作方式。工人们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按颁布的“规范”一丝不苟地操作,所形成的产品通过“质检”分为优、合格和不合格。 受这种工业文明的影响,教育深深打上了“工厂生产”的烙印。许多教师以“大纲”为技术标准,喜欢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或设计一种流程(如组、复、新、巩、布)对教材进行操作,最后在统一的教学质量检测中,按分数将学生分为优、中、差。这是教育吗?形象点说,这是“教育工厂”在塑造“标准件”。 有人喜欢“教育模式”这个词。我也好奇。曾费一番功夫查阅《汉语词典》、《教育辞典》、《教育模式》等书籍,对其涵义也有一些肤浅的认识。随着素质教育日益昌盛,“教育模式”也被宠爱备至,许多人趋之若骛,各种各样新模式、新方法层出不穷。“模式”之所以受人青睐,在于它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指示性。有了模式,我们可以将许多玄乎的理论具体化,并能浅显地加以理解,同时,由于它给出一定的操作技术和工作流程,我们可以轻易地学以致用,并快捷地改善工作。我们在运用各种模式从事教育工作时,还应该清楚地知道,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具有鲜活个性的人。一个班级,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种发展基础,就有众多发展可能,也就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其主旨是强调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每个孩子需要是不同的,给每个孩子提供教育也应有别。程序化、模式化的教育只能是一种“教育经验”,在解决孩子的共性问题上有一定的优势,并能提供可借鉴的教育通则。在知识经济社会,时代需要的是人格完善、个性突显的一代新人,教育理应张扬孩子的个性。因此,我们更应谋求教育的创新,努力创设适应每位儿童的教育。 剑南路小学三年级,针对孩子信用意识弱、知行脱节等问题,在卢娟老师的带领下,设计并开展“直面承诺”教育活动。每个孩子精心制作一个纸鹤,将自己近期需要改正的缺点和发展目标存入纸鹤,然后庄重地悬挂在教室里。教室的墙壁成为纸鹤的世界,布满了孩子们的愿望。每周的周末评价会上,心愿达成的孩子将纸鹤取下来,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自己的承诺,接受同伴的评议,又将下一阶段的目标装入自己纸鹤。教室里“雏鹰起飞”专栏记录着孩子们的进步。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需求和学习目标,在“和谐、民主、向上”的班级氛围里,不断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形成多姿多彩的自我发展轨迹。这不仅让孩子感受到教育的亲切,也让教师体验到教育的灵性。 我们常常讥刺“刻舟求剑”里主人公的僵化与迂腐,其实,“刻舟求剑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是屡见不鲜。时代变迁似箭如梭,环境更替如沧海桑田。孩子们生活在信息化时代里,他们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生活经验、行为准则在发生着变化,若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还停滞或沉迷于过去的“经验”里,出现“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的困惑与感叹也就不足为奇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教育的灵魂。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该前瞻社会进步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不断创新教育方法,革新教育内容,努力适应孩子的发展需要。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教育工作的乐趣在于创新。忠实临摹、照本宣科、按经验办事好似吃别人吐出的馍,味同嚼蜡,学生无趣,教师乏味,谈何快乐? 让我们在创造性劳动中去体验职业幸福感吧! 盲目地写完上述文字,我整理了一下思绪,发现其中也有欠妥之处,有的可能很偏激,心想只有存入书斋,仅供自己闲时玩味。逢《剑南路小学课改文集》编辑就绪,有关同仁嘱我写绪,因时间仓促,难以另起炉灶,就将拙作抛出,以代绪。 2004年6月 |
编辑:李志刚 审核:李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