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反思中感受责任 |
时间:2011/3/1 15:38:20 阅读次数:4760次 |
人的反思是美丽的,是人格的升华,是人性最为充实、饱满的体现。反思的背后是责任,反思自我,意味着感受责任。一个人经常地抱怨别人,那他可能缺少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
有个两岁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他妈妈赶紧跑来抱起孩子,一边哄孩子不要哭,一边用手打地:“怨地不好,让宝宝摔倒了。妈妈使劲打它,看它还敢不敢再摔宝宝!”孩子被哄住了。像这样帮孩子找替罪羊的方法成了许多父母哄孩子的法宝。一位外国人看了这个举动,觉得很可笑。本来摔倒是孩子自己不小心,并非地的错,为什么母亲要把孩子自己的责任归到与之无关的土地上?这种教育无法使孩子从小懂得:自己的错误由自己负责的道理! 生活中许许多多现象,其实和“打地”一样可笑。比如:在公交车上,有人给孩子让座,妈妈就会代替孩子说:“谢谢”;放学时淋了雨,孩子往往怪妈妈早上没给自己准备好伞;与邻居家的孩子打了架,孩子就会给父母告状,把责任推给对方,把难题留给父母;孩子在外面做错了事,例如违反交通规则,甚至做出偷盗、抢劫等违法的事,父母为了减轻对孩子的处罚,就去托人情、走后门,到处奔波,为孩子开脱罪责等。又比如,学生在学校和同学发生摩擦,在教师面前总是指责对方的不是,全是一副理直气壮样;学生在学校惹了祸:打破了玻璃、辱骂了同学或不遵守学校的规则,老师就说:“把你家长找来。”于是家长到校替孩子赔偿、道歉,然后把孩子领回家。学生觉得,反正有父母处理后果,自己无非就是挨一顿批评而已,顶多感到自己是给父母惹祸了。 上述种种,由于许多父母都为孩子代劳一切,老师也喜欢动不动找家长解决问题,所以孩子缺乏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也就失去了锻炼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机会。这样,孩子长大后不仅不会自己总结教训和反思自我,反而助长了他今后更加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联合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社会的每一成员在其职业、文化、结社和消费活动中,每天都应承担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因此,学校应为每个人发挥这种作用作好准备,不仅向他们传授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还应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技能,并鼓励他们参加具体工作。” 一个21世纪合格公民应该具有健全的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并对社会和他人积极承担责任。这一观点和行为不是与生俱有的,需要教育与培养,特别是从小就从点滴小事做起,常能扪心自思:我有什么责任?逐渐懂得对自己行为负责。长期依赖别人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在遇到没有人能为他负责时,他就喜欢哀叹自己的“不幸”,抱怨别人的“无情”,在诉苦中历数自己做出的努力,以及受到的不公平。其实,所有的抱怨都在做理智的减法——在心理上消脱自己的过失。重要的是,善于利用过失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解剖,努力寻找自己的责任,才是做加法,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增强责任感。否则就会像“两岁孩子自己摔倒是地的错”那样荒诞可笑。 在法国,有个少年踢球打破了邻居家的玻璃,他的父母让孩子自己到邻居家去道歉,并用自己的钱赔偿人家。少年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钱,父母便借给他,让他日后靠课余打工挣钱还上。这个少年的父母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对子女权利与义务以及自我负责精神的培养。 剑南路小学“五一中队”开完“感受责任”的圆桌会议之后,孩子们开始想“我有什么责任?”这个过去很少想的问题。是啊,数学没考好,不能怪爸爸没有辅导、妈妈没叫我起床,同学弄断我的铅笔、老师偏心,是因为自己没有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结果考试又做错了。后来,他们经常用“我有什么责任?”这句话问自己,不仅各方面都很有起色,而且学会了促使自己进步的一种思想方法。 时时反思,检查自己的责任,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件好事。如果你遇到问题先找自己的毛病,你可能是另外一种精神面貌。想想自己应负的那份责任,怨气都会消失,心态不再起伏,而且心灵受到一次锤炼,人格得到一次升华,也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新的努力目标。 人的反思没有止境,做了好事可以反思做得更好,做了坏事,更要反思怎样改正。 中国古代提倡闻过而喜,屈己从善,认为祸由心起、心止事盛。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貌。所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凡有不能如愿的事,都反思自己的过失,承担一份责任。 不忘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一日三省吾身”。出了问题,先找自己的毛病,没错! |
编辑:李志刚 审核:李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