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孩子面前扮演超人
时间:2011/3/1 15:39:00 阅读次数:5002次
 
    超人,顾名思义是指那种能力非常高强的人而言。不论你遇到任何危险,只要有超人在场,保准事事OK。这纯属电视情节。也许源于刻意模仿,或许是某种程度的效尤,一种类似超人的老师和父母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教育界有一句老掉牙的俗语: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除去很多使人信服的理由外,还有一个信息——老师是“知识权威”,应百问百答。于是,我们的教育中常出现:“孩子,你有哪些不懂的,快问老师”、“听老师给你讲”之类大包大揽的作法。

老师可以大包大揽吗?

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语文教师与孩子们很有兴致地学习着《邱绍云》一课: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绍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逐渐熄灭……孩子们被英雄的精神感染着,沉浸在课文情境之中。课进行得很自然,也很生动。突然,一位小男孩举手问到:老师,火这么大,邱绍云身上的手榴弹能不爆炸吗?这也要暴露目标呀!听到这个问题,孩子们频频点头,目光齐刷刷地聚到教师身上。听课的教师也觉得有趣,同样将目光盯着上课老师。我想:超人恐怕是当不成了,就看这位教师如何搭梯下台。这位教师愣了片刻后笑了笑,让人意想不到地对孩子说道:“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懂,那这样吧,下课后,老师和孩子们都去查阅资料或请教专家,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孩子们觉得有兴趣,同声表示赞同。据说这位教师果真课后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并到当地驻军请教,第二天,兴冲冲地来到教室和孩子们津津有味地交流获取的信息。

暂且不说课堂中显现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交流对话的教学观,就其“不学超人”“不装超人”也是一般老师所不能及的境界。

在孩子们生活的家庭中,处处都有超人。如:孩子说:“我们钮扣掉了。”妈妈多半会说:“没关系,我帮你缝。”

当孩子哭诉:“爸爸,数学好难哦,我不会做”时,爸爸也会如此回答:“爸爸看看,没有关系,很简单嘛,有爸爸在,你还怕什么。”

当孩子抱怨:“妈妈,我的鞋子好脏哦!”妈妈必然会好说歹说并强调:“没问题,妈妈明天就让他变得很干净。”

当孩子表示:“人家小宇都是他爸爸每天开车送他上学的。”爸爸也会拍胸膛说:“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明天就这么做。”

可是,每一位对孩子施以教育与影响的人想过了没有,“十项全能”的老师与父母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样样不能。因为他们的心里,早有了支柱,只要他有不会、不懂、不能的问题,就有全能的老师、父母出面相助,久而久之,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意识必然弱化和丧失;同时,要让孩子们知道个人能力和知识是有限的,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老师有不懂的,父母有不能的,父母和老师尚且需要学习,更何况孩子们;创新能力是孩子今后立世的关键,这不是别人能够给予的,是孩子们在丰富的想象、多次的尝试、不懈的实践中磨砺与润育出来的。家长和老师应给孩子以发展的空间,不能以超人、以权威去压缩这个空间,去弱化孩子的自主意识和控制孩子的实践行为。

只有当老师和家长不扮超人,孩子才能自豪与自信地说:“我能行!”
 
编辑:李志刚 审核:李志刚